过去,我们把“摆摊”看作是草根经济的代名词;而现在,它正在变成“年轻人创业第一步”和“品牌IP的前线窗口”。从冰粉摊、手作摊,到精致咖啡摊、非遗文创摊,摆摊不再只是卖货——而是一场“以小博大”的品牌实验。

但现实中,大多数摊位却千摊一面、同质化严重。摆摊这件事,真正难的不是位置,不是产品,而是——你是否有自己的“摊位品牌定位”。

本文将从品牌战略定位的角度,系统讲清楚:

摆摊如何做出独特性与风格,让顾客记住你、回头找你、愿意为你传播?

一、摊位不是卖货,而是一个“移动品牌展示窗口”

首先要明确:

摆摊 ≠ 零售小生意

摆摊 = 品牌最前端的“人货场体验接口”

为什么很多咖啡馆、茶饮品牌、甚至潮玩品牌也在摆摊?

因为他们知道:线下流动的场景,能创造新的品牌体验场域。

比如:

• “深夜情绪糖水摊”:不是糖水特别甜,而是情绪被理解了;

• “反差甜萝莉手作摊”:卖的是个性风格和反差感;

• “城市流动冥想摊”:不是静坐,是一种生活方式。

摆摊最大价值:不是你卖了多少,而是“别人愿意给你拍照、发小红书、发朋友圈”。

这就是品牌传播的起点。

二、摆摊要有品牌定位:你是谁?给谁?为什么找你?

品牌定位三要素公式:

我是谁(人设定位) + 我为谁服务(目标人群) + 我能带来什么差异价值(独特价值点)

案例举例:

摊位名称:我是谁:为谁服务:我与众不同之处

「深夜派糖」:城市孤独治愈师:下班晚、情绪压抑的上班族:所有糖果都有一张“安慰卡片”

「发疯拉面摊」:情绪发泄风的个性主理人:情绪内耗的年轻人:顾客要“喊一句话”才能点单,释放情绪

「不温不火咖啡」:社恐咖主:想静静喝杯咖啡的人:不交谈服务、挂“今天不想聊天”告示

「时间贩子」:文艺哲学青年:喜欢文艺、冥想的年轻人:每份饮品都配“哲学问题卡”

核心思路:从“卖什么”变成“谁来卖 + 卖给谁 + 为什么他愿意买”

三、打造摊位品牌独特性的方法:五个维度拆解

1)视觉风格必须有统一感(人设即品牌)

视觉是第一记忆锚点,决定“能不能吸引第一眼驻足”。

• 主理人服饰统一风格(日系、朋克、禅意、韩系)

• 桌布、招牌、灯牌、饮品/商品包装都一致风格

• 能被拍照的“打卡物件”:如个性语录板、互动小抽奖签、个性徽章

记住一句话:摊位是你的舞台,你必须是主角。

2)产品必须与“主理人IP气质”一致

现在的消费者买的不是功能,而是气质和精神共鸣。

• 如果你是“禅意型主理人”,那产品也应该是低糖、草本、少即是多;

• 如果你是“情绪释放型主理人”,那产品最好能有“表达功能”:如写字饼干、许愿茶饮等;

• 如果你是“社交型主理人”,那产品应该附带“话题性”:限量标签、搞笑元素、对话贴纸等。

产品要“为人设服务”,而不是泛泛地“跟风好卖”。

3)必须让摊位具有“参与感”

让顾客不是路过,而是参与。

• “你说一句话,我送你一个糖果”

• “今天你的心情值几分?选择饮品卡”

• “从盲盒里抽一段签诗,决定你今天喝什么”

这些设计,让消费从交易行为变成仪式行为,让品牌从冷冰冰变成“被体验的温度”。

4)用一个能被传播的标签/话术引爆话题

如:

• “这是一个可以写下你秘密的摊位”

• “所有顾客必须说真心话才能点单”

• “我们是一个不接话的沉默摊”

这些设计,形成了“品牌个性 + 可传播性”,很容易激发分享。

设计一句话,让顾客愿意对朋友说:“我今天去的那个摊位,好特别!”

5)用好短视频 + 图文平台进行二次放大

摆摊不是线下孤岛,而是社交平台的素材来源。

建议操作:

• 小红书提前种草:用情绪话题 + 摊位氛围图做预热

• 抖音/视频号拍摄情绪场景:如顾客微笑、抽签、互动、拥抱等场面

• 增设“用户体验反馈墙”或“愿望写卡”,作为品牌内容素材持续扩展

把每一个顾客,当成是你品牌的代言人。

四、普通人如何从0做起?一个建议路径

1. 确定你的人设定位与主张:

你想表达什么?你想吸引什么人?你愿意怎么被记住?

2. 选品围绕情绪或场景展开:

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做成摊位,最好是轻决策、可体验、情绪价值强的产品。

3. 设计统一风格视觉系统:

招牌+灯+服装+道具+口头禅,形成一个“可识别主理人IP”。

4. 强化与用户互动的仪式感:

小卡片、小任务、对话、签诗、盲盒,都是参与感利器。

5. 让顾客愿意拍你、晒你、转发你:

视觉有美感,互动有温度,内容有故事,才有传播势能。

五、结语:摊位只是入口,品牌才是出路

在这个人人都想创业的时代,“摆摊”是门槛最低的商业试验田,但真正有长远价值的,不是短期盈利,而是你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搭建了自己的品牌差异化。

当你愿意把一个小摊位,当成一个“线下品牌实验室”,你就已经领先99%的摆摊者。

从“一个摊位”,变成“一个品牌的缩影”,是每一个小创业者迈向品牌化的关键第一步。